第三代给药方式-超声导药仪
产品概述:
长期以来,在医疗过程中,对病人给药的方法一般是外敷内服和针剂注射。对于需要通过血液携带药效来达到治病目的,药丸吞服和针剂注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,通过人体的血液循环、消化系统等生物作用过程将药效带入人体。但对需要给人体的局部给药,如骨质增生、肌肉疼痛等,传统的给药方式是粘贴或者涂抹药膏,即在患者相应的部位贴上药膏,让药物经过人体皮肤(经皮)自然渗透到需要治疗的部位,药物达到人体组织部位的时间长、透药的效率不高。如果引入- -些物理作用,增强经皮给药的效果,将是非常有意义的,可以提高药物的使用效率、提高治疗效果,减轻病患的痛苦。
治疗机理:
通过热疗和促进剂(水化剂、角质层剥离剂)的应用对皮肤进行预处理,增加皮肤的通透性;通过脉冲电流使α—螺旋结构的多肽发生翻转形成平行排列,由无序性变为有序性,产生允许生物大分子药物通过的生物通道。人为造成药物通过的直接通道,使药物顺利通过。通过离子导入的电泳作用和电趋向性,使药物离子充分水化,以利于离子的透皮转运。通过以上方法达的协同作用可以促进药物向体内的有效转运。并结合中医经络理论,通过对相应穴位的刺激达到疏通经络、行气活血、扶正祛邪以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。产品在医疗机构中使用,由专业医师选用可透皮吸收的外用药物经皮肤给药,起促进作用。
产品功能:
热疗功能:皮肤发热电极里有红外线发热功能,在使用时,温度保持在40℃——60℃之间。通过红外线和针灸作用,促进血液循环、血流加速,体内毒素渗出,达到驱寒祛湿,散瘀活血止痛之功效,促进致痛物质的分解和转化,有明显的止痛作用。
药物导入:皮肤发热电极片上加上对病症有针对性治疗的药水,贴敷在病灶部位,通电治疗,有药物导入功能。具有明显降低人体阻抗,在强脉冲频率,电场效应的作用下,把中药药液分解成药离子,再通过仪器的独有功能:无针针灸、红外线和热疗等作用,增强了生物膜的渗透性,将大剂量的药离子渗透到人体较深的病灶部位,有效的促进血流循环,有即刻止痛的功效。
功能优势:
1、提高生物利用率,减少总用药量:药物经皮肤直接进入体内,从而避免了药物在胃肠道被消化酶破坏、分解和经肝脏时的首过效应以及在体内运转过程中的代谢。并避免了个体差异。进入体内的药物有效成分被直接利用,其利用度可到60%以上,使药物总用量减少50%以上。
2、显效迅速:由于可直接在病变组织外迅速形成药物的聚集和侵润,并达到药物的有效组织浓度,直接、迅速的发挥其药物的治疗作用。
3、药效稳定、持久:由于皮肤和组织的药物代谢比较缓慢,使病变处的有效药物浓度可维持较长的一段时间。一般情况下可比口服药物作用时间延长2——3倍。
4、无血药浓度峰谷现象: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入血量缓慢而稳定,不会产生类似于口服或静脉滴注药物时所产生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。也就避免了因血药浓度峰值时产生的毒副作用。
5、提高疗效:药物在病变组织处维持较长时间、较高的有效浓度,提高药物对靶组织的作用。同时由于促进了药物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运,使需要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的药物发挥药效。
第三代给药方式-超声导药仪,详情咨询:15638585785 闫经理
